日本欲将GDP扩至600329股吧600万亿日元 日本“低温经济”变化的征兆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日本經濟正在回暖。長期停滯不前的物價和工資開始增長,喚醒了一箇“有利率的世界”。日經平均指數在7月11日以42.224日元創下歷史新高,名義GDP(國內生產總值)逼近600萬億日元大關……日本呈現出上升趨勢的景氣實力究竟有多大?本期我們從以下這些數據來尋找答案。
瞭解日本經濟現狀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下「景氣動向指數」和「一致指數」這兩個經濟指標的概念。
景氣動向指數是衡量一箇國家或地區經濟活動變化趨勢的重要指標,?它通過監測和分析經濟活動中的各種指標,?如生產、?銷售、?投資等,?來預測未來的經濟走勢。?
一致指數,?也稱爲景氣指數,?用於判斷當前經濟處於週期運行中的位置,?即擴張階段抑或收縮階段。?一致指數的編制基於一系列反映經濟週期現狀的指標,?如GDP構成項、?就業等,?通過這些指標的變化來判斷經濟的週期運行狀態。
景氣動向指數和一致指數是兩種不同的經濟指標。景氣動向指數側重於預測未來的經濟趨勢,?而一致指數則更多地用於判斷當前經濟的運行狀態和位置。?兩者在經濟發展分析中各有其重要作用,?共同構成了經濟景氣的綜合評價體系。
爲判定日本經濟景氣是復甦還是衰退,日本內閣府每月都會公佈景氣動向指數,其中包括顯示景氣現狀的“一致指數”和顯示景氣前景的“先行指數”等。
數據顯示,日本景氣動向指數中的?「一致指數」在新冠疫情開始時急劇下降,之後大致呈上升趨勢。內閣府已確定2024年5月爲日本經濟景氣的“低谷”,從2024年6月開始以溫和的步伐復甦。
目前,日本經濟發展很微妙。2024年1月,受到大發工業等汽車質量問題的影響,「一致指數」比上月下降了3.0點。從指數變化中可以看出經濟發展正從“改善”轉爲“停滯”,2-4月可能過了經濟高峯期,處於“下行階段”,而在最近的5月,經濟處於“觸底階段”。
在此期間,日本政府在其月度經濟報告中,日本政府稱經濟溫和復甦,但仍有一些疲軟。政府始終認爲“就業和收入環境的改善”是日本經濟復甦的一箇利好因素。
當前,日本遠未出現那種讓人難以找到工作的經濟衰退。2000年代IT泡沫破滅後和雷曼事件後,日本的總失業率曾超過5%,但最近已降至2%左右。
低失業率在反映日本就業市場的相對穩定性的同時,可以看出日本經濟面臨的嚴峻挑戰。
與美國和歐洲相比,日本失業率原本就處於較低水平,其部分原因在於工作流動性較差,即人們在找到工作後,?往往不會輕易更換工作,?這有助於維持一箇相對較低的失業率。?
隨着日本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日本未來面臨着勞動力嚴重不足的問題,而不是工作崗位的短缺。在日本人口進入減少局面的10年代,就業人口增長是因爲女性和高齡者的勞動參與程度提高,但是這種增長在20年代也到達了極限。
外部壓力扭轉了日本經濟的頹勢,日本經濟一直揹負着人口減少和通貨緊縮的負擔。新冠疫情發生後,能源價格上漲,供應鏈斷供,從而引發了全球性通貨膨脹。與此同時,俄烏衝突進一步加劇了通貨膨脹。
對於糧食和能源大多依賴進口的日本來說,受到物價高漲的衝擊在所難免。
日本的通貨膨脹率在2024年4月超過2%,並在2024年1月達到4.3%的峯值,爲近40年來的最高值。最近6月份的通貨膨脹率爲2.8%,連續27個月超過2%。
物價上漲給工資上漲帶來壓力,日本企業開始爲員工加薪,工資出現上漲。根據厚生勞動省每月的勞動統計數據,5月份的基本工資比去年同期上漲了2.5%,這是31年來的首次增長。包括津貼在內的現金工資總額(名義工資)增加了1.9%。
日本名義GDP也在加速擴張。2024年日本名義GDP增長5.0%,達到597.3萬億日元,離經濟規模躍進600萬億日元的時代僅一步之遙,估計2024年就能實現“安倍經濟學”設定的GDP挑戰600萬億日元的目標。
今年3月,日本央行宣佈上調政策利率,時隔17年以來首次加息,終結了持續多年的負利率政策。7月31日,日本政府又決定將政策利率由當前的0%至0.1%上調至0.25%。
日本銀行行長植田表示,如果經濟和物價按預期發展,“我們將繼續考慮加息,並且不會將0.5%作爲上限。”
可見,日本低通脹、低增長和低利率的“低溫經濟”即將發生改變。
日經平均指數在刷新泡沫經濟時代最高價的38.915.87日元后,目前徘徊在40.000日元左右。然而,日本股價的空前暴漲並沒有阻止日元貶值的步伐,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反覆進行買入日元、拋售美元的外匯干預。
其次,日本的實體經濟依然疲軟。雖然日元貶值提高了企業收益,但也降低了家庭的購買力。另外,儘管“春鬥”(日本每年春季舉行的全國性勞資談判)帶來的加薪影響正在擴大,但物價上漲的影響更加強烈,造成實際工資持續負增長。
日本厚生勞動省7月8日發佈的《勞動統計月度調查》顯示,考慮物價變動在內的5月份個人實際工資較上一年同期下降1.4%,這是連續第26個月下降。相對於歐美國家,日本的實際工資在過去30年幾乎沒有增長。
GDP(國內生產總值)也是如此。儘管名義上是在增長,但實際上幾乎沒有增長。最近的1-3月期國內生產總值環比年增長率爲2.9%,但是佔GDP過半的個人消費連續四個季度呈現下降趨勢。
如果將新冠疫情擴散前的2024年1-3月期間的實際GDP指數定爲100.那麼美國、歐洲和日本之間的差距就非常明顯了。美國在四年內增加了10%以上,而日本的增長率僅爲2%。可見,新冠疫情後的日本經濟目前還很難走上穩定的復甦道路。
猜你喜歡
廣州首套房貸利率降至2.9%其它城市降息降準大概率也在路上!
威睿充電樁精彩亮相,引領充電行業邁向新高度
獲客成本高、流量差?90%的企業選擇了這種解決方案!媒介盒子分享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