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首页 > 炒股知识 » 正文

【中建投租赁】基建投资如何成为经济增长引擎st威达?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近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銀行業保險業支持城市建設和治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這是繼發改委、財政部後,又一部委層面出臺落實中央有關要求,支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

一、“三重壓力”疊加,基建投資託底經濟

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需求消費收縮、供給衝擊和增長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疊加疫情持續影響,穩增長亟需發力升溫。在投資、消費、出口邊際轉弱,製造業投資受損的情況下,短期進一步發力穩增長的訴求快速提升。供需雙弱局面下,僅有基建投資整體保持韌性,一季度狹義和廣義基建同比增速分別達到8.5%和10.5%,成爲穩投資、穩增長的主要抓手。此外,從國家安全和暢通國內大循環、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等角度出發,當前國內基礎設施仍需進一步完善,對於擴大內需,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中長期經濟增速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4月26日中央財經委第十一次會議、4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均研究並提出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問題。會議指出,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優化基礎設施佈局、結構、功能和發展模式,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

中央財經委會議涉及“事關根本和長遠”的重大經濟問題的頂層設計,其會議精神極爲重要。此次會議強調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長期意義,並從三個方面對基礎設施建設作出全面規劃。

一是從戰略定位上,進一步明確基礎設施建設對於擴大內需、推動高質量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重大意義,地位進一步升級。

二是從建設內容上,提出加強網絡型基礎設施、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國家安全基礎設施五個大類,新老基建均包含在其中並相互融合。

三是從支撐保障上,強調資金、資源等全方位跟進。

以上三個方面爲下一階段以至於較長時期的基建投資指明瞭方向。

二、明晰發展路徑,基建投資六大方向

基建投資一般投資規模大,建設週期和投資回收期長,並有其固有風險,除部分財政投入外,更需要信貸融資等市場化資金跟進和支持。銀保監會作爲銀行等金融機構主管部門,爲落實中央有關決策部署,引導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現代化城市建設,有針對性地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更有效地配置金融資源並防控風險,制定了相關指導意見。

總的說來,該指導意見一方面對中央有關精神提出了具體細化落實措施,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明確提出支持現代化城市建設和服務;另一方面也對以往已有指導意見和其他部委相關政策進行了再次梳理和彙總。

一是繼續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推動東北、西部、中部、東部等區域協同發展。

二是支持城市公共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助力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提升突發疫情應急防控能力。

三是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城市更新項目,鼓勵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民生工程以及現代化物流體系、城市停車設施等提供金融支持;提高城市智慧化水平,鼓勵在業務範圍內積極參與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城市治理網絡體系和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四是推動城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鼓勵加大支持城市發展的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鼓勵結合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加大對城鎮污水垃圾處理、清潔取暖、新能源汽車和機械推廣、工業企業搬遷與升級改造等環保領域的支持力度;積極發展能效信貸,投資綠色債券,妥善開展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

五是服務實體經濟,支持符合城市發展實際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大力支持重點生態功能區,鼓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前瞻佈局未來產業;強化對國家級經開區、國家級高新區、邊(跨)境經濟合作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綠色產業示範基地、先進製造業集羣等的金融支持;助力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地方特色優勢產業集羣發展,重點支持先進製造業、高端裝備製造業等;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

六是支持城鄉融合,鼓勵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支持縣城建設補短板、強弱項,推進城鄉公共服務、環境基礎、市政公用、產業配套等設施、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爲重點,支持城市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推動城鄉水電路氣熱、污水垃圾處理、客運服務、物流配送一體化發展,促進城鄉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普惠共享。

三、新舊基建發力,做好賽道選擇

指導意見包括新、舊基礎設施建設,涵蓋現代城市建設和服務,涉及裝備製造、信息技術、公用事業、消費服務和綠色低碳等領域,爲開展有關業務獲得政策支持,帶來市場機遇,同時在業務拓展中需防範有關新老風險,平衡好長短期利益。

一是在中央政策引導、部委和地方推動落實下,基建投資建設規模巨大。在業務端應繼續堅持立足專業經營和深耕區域,在政策中尋找,在市場中挖掘業務機會,理性、冷靜地處理好業務發展和風險防控的關係,並伺機考慮發行該類業務和項目主題或專項債券。

二是對於傳統基建項目,在各地區城市具有業務普遍性的同時,考慮不同規模城市、不同發展階段城市的差異性,堅持因城施策,分析評判不同城市的區域特徵,有針對性、有側重地介入,有效選擇支持重點,合理配置有限資源。

三是對於新基建項目,不能套用、照搬傳統基建項目認知、盡調和評審方式。新基建在行業和區域不具有普適性,需要冷靜觀察和深入研究,從發展基礎、產業支撐、承接能力等維度分析項目區域合理性,從市場前景、商業和盈利模式、應用場景、技術迭代風險、投融建主體多元化等角度評判行業項目可行性,並甄別假李逵、過度超前投資等新基建項目,在安全可控的範圍內審慎推進新基建業務。

四是繼續理性看待基礎設施及公用事業主體,防範有關風險,持續關注監管政策。該類主體出現伊始,承擔了地方投融建運等任務,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保障,並且職能逐漸綜合化、多元化,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部分主體過度融資、債務違約、隱形債務等問題和風險,對其監管政策也逐漸趨嚴。作爲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建設和服務的重要部分,指導意見提及領域實際會由該類主體承擔相當部分的投融建運,因此在開展有關業務中,仍應嚴格執行相關業務風險指引,落實防範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合規風險措施。

中央財經委會議精神、銀保監會指導意見均強調,此次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擴大有效投資、穩增長,重質重效,不能盲目鋪攤子、上項目,不搞“大水漫灌”,要針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通過補短板,達到既利當前、又利長遠,既穩增長、又防風險的效果。

本文來源於中建投租賃,作者:塗強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藏格控股资金流向全览中国城镇住房自有率达96% 户均资产超300万
国税地税合并(股票000159)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