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出口链有哪些机会?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企業出海,時代的選擇
隨着宏觀經濟增速換擋,整個市場蛋糕的增長也在變慢,競爭會變得更加激烈,因此,走出去是必經之路。而參與競爭,不僅可以提升收入天花板,同時有望提升估值。借鑑海外經驗,日本企業在“失去的三十年”,積極佈局海外,帶動了企業的第二增長曲線。
製造出海,獨有的優勢
其一,製造業規模位居全球之首,有大、長、全的產業鏈優勢;其二,龐大的人才儲備和持續增長的研發投入促使“人口紅利”轉向“工程師紅利”。整體來看,在全球產業鏈有着獨特的地位,相比發達高端人才成本低,相比發展家技術,或推動製造業進一步“出海”。
總量層面:出口仍具韌性
2022年下半年開始,面對全球增長乏力、需求不足、貿易摩擦增加的複雜外部環境,貿易活動放緩,我國出口增速也有所回落。2024年隨着全球製造業PMI步入上行週期,的“新訂單PMI”改善明顯,全球外貿環境的“正常化”有望爲今年出口增速帶來較強支撐。
產品結構:中高端轉型漸顯
機電產品一直是出口的基本盤,出口份額佔比近60%。近年來我國低附加值勞動密集性產業有向東南亞轉移趨勢,而中高端製造領域韌性漸顯,機電產品以及車輛、航空器、傳播及運輸設備等中高端製造品類貿易競爭優勢在不斷提升,出口“新三樣”(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佔比從2020年的1.5%快速上升至2023年的4.5%,背後的邏輯在於,全球競爭形勢變化和我國人口紅利轉向之下的產業結構升級。
區域結構:多元化格局強化
2018年以來,我國出口市場結構發生了明顯改變,歐美市場在我國總出口中佔據的份額在震盪下行;與之相對的是,新興市場出口份額上升,東盟成爲我國大貿易伙伴,“一帶一路”沿線對出口的驅動力不斷加強。背後有世界經濟格局變化和貿易摩擦的干擾,同時我國產業轉移過程中伴隨着與東盟等新興經濟體貿易份額的共同擴大。值得注意的是,東盟作爲典型的外向型經濟,其進口需求主要由面向美國的出口需求拉動,因此基於美國庫存視角挖掘出口鏈的結構性機會依然是一條合適的路徑。
出口鏈有哪些機會?——基於美國補庫視角
結合美國製造業進口依存度及庫存情況,計算機和電子產品,電氣設備、電器和組件,傢俱,紡織和皮革等行業有望在未來美國庫存週期轉入補庫階段的帶動下,迎來結構性改善機會。
出口鏈有哪些機會?——基於“一帶一路”視角
俄羅斯、東盟以及其他“一帶一路”沿線仍是構建出口多元化格局的重要支撐,隨着未來與沿線的貿易合作深化以及我國產業結構升級,預計中高端製造、基建、綠色能源等是貿易合作的。
出口鏈有哪些機會?——近期出口數據的指示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