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基础差怎么补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高三地理應該是文綜三科裏面最難學、最難提高的一科了,很多地理基礎差的學生一看到地理就會恐懼、厭惡,然後下意識的打退堂鼓。但是要想提高地理成績其實沒有那麼難,家長和孩子也不必過於灰心、害怕。即使孩子基礎很差,用正確的學習方法,也能將分數提高。
高三地理基礎差怎麼補救
1.迴歸教材,紮實基礎
基礎知識不紮實,學生要迴歸教材。說具體一點,地理學習不能忘“本”,不能忽略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最後的備考衝刺階段,時間非常緊張,迴歸教材複習要講究方法,不能盲目地複習,建議學生依據高考地理的考試大綱,瞭解地理這個科目的高考重點、難點,然後再結合課本里的基礎知識點梳理總結。2.多看地圖冊
地理這門學科的知識很雜,大大小小都有,首先得把這些知識都掌握,大的比如氣候、洋流、遷移、河流…這些大的知識點裏往往包含着許多分支,比如看氣溫降水曲線圖判斷氣候類型、全球理想氣候分佈圖、氣候非地帶性分佈的原因、印度洋冬夏的不同流向、洋流的類型和漁場的分佈。小的比如向斜背斜、地方時區時的判斷、板塊。
3.大量的刷題
學好地理,刷題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學生把地圖背下來之後,一定要及時的鞏固,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去記憶地圖,地理是半文半理的學科,它需要的理性思維也是非常的多的,所以學生在平時的時候也培養的自己的理性思維,這樣地理成績才能提高的更快。
4.歸納整理
高三學生最寶貴的就是是時間,所以,用在地理上的複習時間也不會太多。所以,在高三學習地理的時候,並不是去簡單的複習重複過的內容,而是需要高三學生以章爲單位,或是以地理要素爲專題,對地理知識進行整理、歸納和記憶,形成屬於學生自己的知識網絡。
5.學會討論
高中地理的學習,學生不能一箇人單槍匹馬,這樣學習起來效率不僅低,而且最後也沒什麼效果。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應該及時與同學、老師的討論。在這種討論的過程中,往往就會讓學生產生對地理的興趣,這對學習地理是很有益處的。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一次和同學老師的討論,都是一次學習。
高中地理真的特別難嗎
自然地理要慢慢的去理解多做一些有代表的例題,人文地理就是靠死記硬背。只能說是中等難度,因爲學什麼想學好都不容易。地理是文綜(地理歷史政治)裏理科性最強的。高中地理按內容可以分爲兩類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非常簡單,只要智商沒問題,上課聽老師講一講,把課本看一看,考80以上很容易(高考考80分的可都是學霸)。
自然地理就有點難了,主要集中在必修一,必修一是最難的,也就是高一上學期要學的,裏面前兩個單元有計算,裏面的大氣圈、水循環、自轉公轉是重點,也是難點。這需要買一本地圖冊,一般來說老師到高二都會要求的。(因爲大多數高二分文理科)。如果想學好的話,高一必須投入。說實話,高二的人文地理實在是簡單的很,只要把課本看兩遍就沒問題。
地理怎麼學才能提高成績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高中生來說,可以從身邊的疑問開始,培養學習地理的興趣。如:爲什麼會有晝夜的變化?爲什麼會有四季的更替?爲什麼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宇宙到底有多大?黃河的水爲什麼是黃顏色的等等。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學習地理知識得到答案。
2、利用順口溜記憶知識點
地理知識內容繁多,又缺少連貫性,學習時往往會記不住、記不牢。如果利用順口溜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學習南亞地區時,南亞地區的物產主要有棉花、黃麻、甘蔗、花生、茶葉,我們可以利用?“棉麻折花茶”進行記憶。棉代表的是棉花,麻代表的是黃麻,折代表的是甘蔗,花代表的是花生,茶代表的是茶葉。
3、充分利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同時也是學好地理的重要工具。藉助地圖可以很好的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首先,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地理學科的重要知識很多都“藏”於地圖中,在地理學習中,要做到左圖右書,地圖就是知識的骨架、是知識的脈絡,掌握了地圖,就能從中發現規律。如果長期堅持,不僅能發現地理學科的美,更能讓知識與地圖相結合,形成良性循環,進而讓地理變得更簡單。
4、培養孩子的地理思維
良好的地理思維能力有助於幫助高中生更好地認知地理以及更快的掌握地理知識,因此,培養地理思維能力也是高中地理課程的重要目標。高中地理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只要找出一兩個關鍵要素基本上就能串聯整章內容。同時高中地理主要側重於區域地理,所以,思考問題時圍繞地理位置這一關鍵因素,去分析其他地理要素的特徵,這樣學起來就會非常的輕鬆。
怎樣提高對地理的興趣
1、讓孩子喜歡上地圖
地圖是地理學習的重要工具,小孩子天生又是個讀圖家。所以只要孩子覺得地圖別出心裁、有意思,就很容易喜歡上。家長可以有意引導孩子去觀察地圖,利用比喻讓孩子們對地圖感興趣,比如中國地圖像公雞、江西地圖像個老頭等等,慢慢地孩子就把地圖當場圖畫一樣喜歡上了。
2、玩遊戲讓孩子認識名稱
家長有意識地選擇地理玩具可以讓孩子更早接觸地理,誘發興趣。比如:孩子喜歡玩拼圖,2歲時,我們就給他買了塊數較少的中國地圖拼圖,3歲時買的是按省分塊、邊緣圓潤,但邊界不清晰的木拼圖,5歲時買的是按每個省分塊的邊界清晰的磁性拼圖。孩子開心的玩拼圖過程中,對中國的各個地名也有一定的認識。家長們還經常用地球儀來做“指國家、猜國名”的遊戲;從幼兒園回來的時候,也常把路上出現的積水、縫隙這些當作江河湖海,要說出一箇江河湖海的名字後才能跨過去。
3、有問有答更好記
家長可以在家裏開設了地理小課堂,隔三差五地上地理課。講課內容有時是我們認爲要向孩子介紹的基本知識,但更多的是根據孩子的提問來教學。孩子們不僅喜歡上課、提問,還喜歡教學,這樣更有利於學習地理知識。
4、活用知識印象深
家長帶孩子出外旅遊時,可以把在當地的行跡都在地圖上進行標註,讓孩子將現實的環境和地圖上的地名聯繫起來。多帶孩子乘坐不同的公交車、地鐵,包括專線、郊區線等不同線路,進一步激發孩子對線路、方向的瞭解。父母要經常鼓勵孩子運用地理知識,在遊玩中,更要注意地理知識的非特定性的教授。
5、用好網絡
互聯網時代,網絡的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孩子學習地理當然也不能離開網絡,網絡是學習地理的非常有用的多媒體工具。父母使用互聯網可以讓孩子接觸谷歌地球等先進工具,也可以讓孩子觀看《航拍中國》等關於地理的紀錄片。以前網上還有一種拼地圖的網頁遊戲,可以讓孩子把打亂的政區圖重新拼合起來。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