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首页 > 股市行情 » 正文

[五粮液000858]分红实现率大滑坡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來源:慧保天下

  近期,不少分紅險分紅實現率走低的問題,引發消費者高度關注,業界也一片憂慮:就這,分紅險賣得出去嗎?

  就分紅險問題,“慧保天下”觀察已久,也曾多次撰寫文章,結合宏觀經濟走勢、監管政策導向以及行業發展趨勢,得出的答案是,對於保險公司而言,分紅險,必須賣,也必須賣好;對於消費者而言,分紅險現在值得投保,未來也依然值得投保。

  01

  部分險企分紅實現率下滑引關注,行業呼籲深刻理解浮動收益,蓄力是爲了更好的起跳

  截至目前,已經開始有一些險企陸續披露了分紅實現率,不少媒體發現,相較去年,分紅實現率出現了顯著下滑。在“慧保天下”關注到的險企中,分紅實現率最低的一款產品甚至已經降至10%。

  而據其他媒體統計,截至6月3日,已有27家人身險公司公佈793款分紅型保險產品2023年分紅實現率。其中,391款產品分紅實現率低於100%,佔到產品總數的49.31%。

  這首先引發了行業的一片“哀嚎”,當前行業發展不易,分紅險作爲主力產品之一,如此低的分紅實現率,顯然不利於吸引客戶投保。

  所謂的分紅實現率是指分紅險產品實際派發紅利與銷售時演示紅利之間的比值,分紅實現率等於100%,說明實際派發紅利與演示紅利一致,低於100%,說明實際派發紅利低於演示紅利,而高於100%,則說明實際派發紅利高於演示紅利。

  從字面意義上理解,當分紅實現率低於100%,確實不利於吸引消費者投保,然而必須指出的是,這種理解是一種純靜態的觀察,忽略了分紅險的紅利本身就具有浮動性這一事實;這種理解只關注到了分紅險在某一箇時間段的紅利水平,卻忽視了分紅險背後的時間價值;這種理解也反映了當前從業者對於分紅險本身仍缺乏深刻理解,更遑論廣大消費者……普及分紅險相關知識,行業依然任重道遠。

  實際上,只要認真閱讀《分紅保險精算規定》,就能理解險企逐年公佈的“分紅實現率”到底意味着什麼:

  ——保險公司分配給保單持有人的比例不低於可分配盈餘的70%;

  ——保險公司應對分紅保險賬戶提取分紅保險特別儲備;

  ——分紅保險特別儲備是分紅保險賬戶逐年累積的,其權益共同屬於保單持有人和股東雙方,用於平滑未來的分紅水平;

  ——保險公司應爲分紅保險業務設立一箇或多箇單獨賬戶,單獨賬戶應單獨管理、獨立覈算;保險公司分紅賬戶的盈餘分配,應當由外部審計機構予以審計。

  這些規定說明,“保險公司分配給保單持有人的比例不低於可分配盈餘的70%”是有強制性規定的,但分紅險是具備平滑機制的產品,險企可以選擇暫時少派發紅利,多計提分紅保險特別儲備,這並不意味着,這些錢就消失了,實際上,其會進入分紅保險賬戶逐年累積,且同時屬於保單持有人和股東,未來,當合適時機來臨,險企仍可就這部分錢進行重新分配。

  這意味着,今年紅利減少了,直接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險企經營業績有所下降,一旦回暖,紅利水平自然會上漲;二是險企進行了更多的分紅保險特別儲備計提,但客戶的利益並不會受損。

  另一箇不容忽視的因素是監管導向,監管部門一直在努力推動行業降低負債端成本,降低行業系統性風險,針對一些2023年度投資收益率明顯低於紅利收益率的保險公司實行了窗口指導,限制超出其能力的分紅兌付,這也導致部分險企的分紅水平有所下降。

  02

  利率下行週期分紅險優勢仍顯著,合資險企表現尤其突出

  分紅實現率的大範圍降低引發行業密切關注、普遍焦慮,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即便降低了,分紅險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依然具備相當的競爭力。

  當前市場主力傳統型產品的預定利率上限是3%,而主力分紅險產品的保底收益爲2.5%,二者只有0.5個百分點的差異,在“保底 分紅”的模式下,分紅險實際收益率很容易超越傳統型產品3%的預定利率。

  有專業人士測算,基於當前傳統型產品3%的預定利率,以及分紅險“2.5%保底 不確定分紅”的特點,投保分紅險就等於是犧牲0.5%的確定收益,以博取1.4%的浮動收益,除風險偏好特別保守的客戶外,分紅險對於大多數客戶具備相當的吸引力。

  同時必須注意到,在一些險企分紅實現率大幅下調的同時,仍有一些險企分紅實現率維持高位。例如,部分合資公司的分紅險表現突出——基於這些公司豐富的分紅險經營經驗、雄厚的資本實力、顯著的品牌效益,以及不俗的投資收益率等,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依然表現穩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利率仍處下滑通道,5月發行的30年期超長期國債,其票面利率僅爲2.57%。保險行業將再度調低傳統型產品預定利率的消息,也已經在業內廣泛傳播,在這種情況下,分紅險“保底 分紅”的產品模式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從險企長期經營的角度出發,更容易看清分紅險價值,因爲該類產品將最終改變險企的經營理念——以往熱銷的傳統型產品,其預定利率是固定的,客戶無法進一步分享險企經營成果,股東利益、員工利益、客戶利益形成了某種程度的對立。分紅險的出現,則徹底打破了險企股東、員工與客戶之間的“不可能三角”,真正統一了三者之間的利益,達成險企贏,則員工贏、客戶贏的多贏局面。這在傳統型產品的經營模式之下,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

  追溯分紅險發展歷程就不難發現,險企向客戶分紅,實際上是源於相互制保險公司,在這些公司,客戶同時也是股東,獲得分紅理所應當。後來,股份制公司發明了“分紅險”,在傳統型產品的條款中加入分紅的概念,進一步提升產品吸引力,以應對相互制保險公司的競爭,並最終推動這一類型產品成爲人身險公司的主力產品類型之一。

  當然,每個人的風險偏好均不甚相同,也並非所有客戶都青睞分紅險。對此,有專業人士建議,如果客戶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下,對分紅險“分紅利益不確定”存在疑惑,家庭資產配置時希望獲得更加穩健、確定的保險利益,可以重點關注新華、太平、中郵等保險公司的固收年金類保險產品。一方面,此類產品將確定的保險利益明確寫進保險合同,受監管和法律的雙重保護;另一方面,新華、太平、中郵等爲國資或央企品牌,實力雄厚,可以爲客戶提供長期、穩定的保單服務,更值得信賴。

  並且,根據保險公司披露的償付能力季度報告,新華人壽2020年-2022年期間綜合投資收益率高達5.14%,位居上市險企前三;太平人壽2023年綜合投資收益率達到8.17%,爲年度市場首位;中郵人壽2020年-2022年期間綜合投資收益率爲4.99%,顯著高於近三年行業平均綜合投資收益率4.37%。穩健的投資可以爲客戶保單的安全、高收益進一步保駕護航。

  03

  浮動收益才能平衡好“防風險”和“耐心資本”,最終讓實體經濟、險企和客戶三贏

  低利率時代,保險公司投資長期承壓,利差損風險、償付能力壓力日益突出……在這種情況下,自2023年年中增額終身壽的炒停售之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險企利差損壓力的分紅險再度迴歸險企主流產品清單。

  但對於這一類型產品,不少業界人士始終心懷疑慮,從歷史經驗出發,擔心客戶接受度不高,擔心銷售不規範形成大範圍銷售誤導。其中最具典型性的觀點之一,即這類浮動收益產品只是險企爲緩解自身壓力,而減少消費者利益的產物,但這種觀點顯然是偏頗的。

  有專家指出,保險產品保底收益降低,並不意味着消費者的實際獲利就會減少,實際上,正是因爲大量傳統型產品預定利率過高,導致不少險企在投資中束手束腳,只能一心求穩,將大部分資金投向固定收益類產品,進而拖累客戶實際獲利水平。

  反之,調低保險產品保底收益,讓客戶通過分紅分享企業經營成果,不但能顯著降低險企負債成本,還能大大緩解險企投資端壓力,讓其有更多空間投向權益類資產,以博取高收益,這不僅有利於提高險企收益,也有利於險企更好地回饋消費者。

  站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全局立場,發展以分紅險爲代表的浮動收益類保險產品,意義更是重大。

  因爲只有當險企敢於放開手腳大膽投資權益市場,保險資金才能更好地扮演“耐心資本”的角色,在促進“資金—資本—資產”良性循環中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6月19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在陸家嘴論壇的一番公開講話,讓整個保險業都深感振奮,因爲其演講全篇幾乎字字句句不離保險業,還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大保險觀”的概念,核心就是站在國家社會經濟的整體爲保險業進行了新的定位,推動長期保險資金轉化爲耐心資本,在社會經濟發展大潮中,成長爲真正的“社會穩定器”“經濟減震器”。

  可以說,大力發展新型保險產品,切實降低險企負債成本,不僅是搞活險企資產端的必然選擇,也是真正推動更多長期保險資金入市,助力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山西三维股吧]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巨大合作潜力
[600383股票]雅创电子(301099)6月18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77.76万元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