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首页 > 股市快讯 » 正文

[A股策略]全国首个!广东GDP突破13万亿元!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也公布成绩单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原標題:全國首個!廣東GDP突破13萬億元!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也公佈成績單)

作者:陳雨康 吳家明 吳瞬

1月23日,多箇經濟強省(市)“兩會”正在進行中,各地過去一年經濟發展成績單也紛紛披露。

數據顯示,廣東成爲全國首個突破13萬億元的省份;江蘇成爲全國首個擁有5個“萬億之城”的省份;浙江GDP首次躍上8萬億元新臺階。

廣東:突破13萬億元 進軍14萬億元

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1月23日開幕,廣東省省長王偉中作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57萬億元、增長4.8%,是全國首個突破13萬億元的省份,總量連續35年居全國首位。

更爲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這一增長目標也意味着2024年廣東省GDP預計將超過14萬億元。

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3年廣東多項指標均居全國首位或取得較快增長:

實施“大企業”培優增效行動,累計培育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13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28家,19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A股上市公司總量、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廣東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7.1萬家、高新技術企業超7.5萬家,均居全國首位。

全省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達253萬輛,全國每4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輛是“廣東造”。

“深圳一香港一廣州”科技集羣連續4年被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評爲全球創新指數第二名,全省研發經費支出約4600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39%,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7年全國第一。

記者注意到,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多箇城市,都完成了一些經濟指標上的“飛躍”。其中,廣州經濟總量突破3萬億元;深圳成爲廣東第二個萬億元消費城市;東莞、佛山兩個萬億元城市經濟總量繼續擴大,佛山成爲廣東第二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的城市。

其中,深圳在廣東全省發展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特殊,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深圳“着墨”頗多。比如,報告回顧全省全力以赴拼經濟、抓項目、促發展時提到“深圳成爲廣東第二個萬億元消費城市”。深圳是全省第一個經濟總量邁上3萬億元新臺階的城市,目前正在全力以赴朝着4萬億元的目標奮進,擴投資、促消費穩外貿外資全力以赴,爲全省經濟總量突破13萬億元作貢獻。

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了今年要重點抓好十二個方面的工作,其中就包括做實“一點兩地”全新定位,加快建設世界級的大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更好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支撐帶動作用;堅持實體經濟爲本、製造業當家,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2024年上海GDP增長預期目標爲5%左右

上海市第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1月23日上午開幕。上海市市長龔正作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上海市生產總值達到4.72萬億元,增長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3%,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3%,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爲4.5%。

龔正表示,建議今年上海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以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上海2023年多項經濟指標也奪人眼球。

科創板功能進一步提升,上海上市公司首發募資額、總市值位居全國首位。

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5萬元、增長6.6%,增速快於經濟增長。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樞紐地位日益鞏固,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915.8萬標準箱、連續14年排名世界第一。

上海實施碳達峯十大行動,新增光伏裝機94.6萬千瓦,新能源汽車推廣35.4萬輛,保有量達到128.8萬輛、排名全球城市第一。

對於今年的“施工圖”,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上海要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鞏固提升工業經濟比重,全力落實新一輪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民用航空、空間信息等高端產業集羣,加快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推動工業互聯網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智能機器人 ”行動,率先開展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打造工業上樓智造空間1000萬平方米,低效建設用地減量13平方公里。

在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上,龔正說,上海將配閤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實施高水平金融對外開放。着力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加快打造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高水平建設國際再保險中心,提高金融市場國際化水平。

浙江經濟總量突破8萬億元

數據顯示,2023年浙江省生產總值82553億元,總量邁上新臺階,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0%。

今年,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有: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5%左右;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

江蘇:新增境內上市公司數量全國第一

江蘇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1月23日開幕。江蘇省省長許昆林表示,2023年江蘇地區生產總值達12.82萬億元、增長5.8%,地區生產總值萬億之城增至5座。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6.32萬元和3.05萬元、增長5%和7%。

過去的一年裏,江蘇新增境內上市公司58家,首發融資規模587.4億元,均居全國第一。科創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分別達110家、43家,保持全國第一。江蘇大力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新增國家智能製造示範工廠20家、新建省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112家、示範車間501個,全國首批300家5G工廠中江蘇有97家,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連續9年全國第一,江蘇製造正加快實現“數智蝶變”。

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今年江蘇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城鎮新增就業12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5%左右,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正增長,實際使用外資穩中提質,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左右,糧食產量保持基本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安徽定下目標:2024年GDP增長6%左右

安徽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1月23日在安徽大劇院開幕,安徽省省長王清憲作《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安徽地區生產總值4.71萬億元,增長5.8%。

報告提出了安徽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安徽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左右,進出口總額增長9%左右,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0%以上,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7.5%,城鎮新增就業68萬人左右。

2023年,安徽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全面運營,新增境內上市公司14家,總數175家、升至全國第7位,其中科創板上市公司24家、居全國第6位。

2024年,安徽省將積極開闢未來產業新賽道,啓動建設未來產業先導區,加快佈局量子信息領域重大應用示範工程。另外,安徽將開展先進製造業投資“領跑”計劃,製造業投資增長10%以上。

責編:葉舒筠

校對:王蔚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赛伯乐投资有限公司]壹快评丨“贵州撒盐”事件警示:权力要有边界,切不可任性
[牛市熊市]900亿元市值巨头,终止HPV疫苗合作!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