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世宝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的275家问题P2P平台和P2P监管缺失有关吗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根據網貸之家數據,2014年平臺數量預計增加至1600家,成交總量約2500億元,分別比2013年增長136%和100%。但是2014年全國出現提現困難或倒閉的P2P平臺達275家,與2013年76家問題平臺相比大幅增加。爲何2014年會出現275家提現困難或倒閉的P2P平臺呢?這個中與P2P監管缺失的關係大嗎?
網貸,又稱P2P網絡借款。P2P是英文peertopeer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網絡信貸起源於英國,隨後發展到美國、德國和其他國家,其典型的模式爲:網絡信貸公司提供平臺,由借貸雙方自由競價,撮合成交。資金借出人獲取利息收益,並承擔風險;資金借入人到期償還本金,網絡信貸公司收取中介服務費。
很難用“爆發之年”來定義P2P的2014年,無論平臺數量還是成交規模,P2P的爆發從2013年延續至今,看似遠未結束。據悉廣東P2P平臺金豪利、浙江平臺湧金貸、山東平臺美嘉創投……據第三方機構網貸之家統計,2014年12月出現71家“問題”平臺,接近2013年全年的“問題”平臺總量。專家提醒,投資人須注意投資風險。
P2P門戶網站網貸之家近日發佈的《中國P2P網貸行業2014年度運營簡報》顯示,2014年全國出現提現困難或倒閉的P2P平臺達275家,與2013年76家問題平臺相比大幅增加。
2014年10月、11月、12月,P2P問題平臺數量分別爲51家、59家和71家。越接近年關,P2P“出事”越呈現節節升高態勢。
數據顯示,2014年12月問題平臺最多,高達92家。從地域來看,山東、廣東和浙江問題平臺最多。
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馬駿指出,問題平臺之所以頻頻出現,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方面,經濟疲軟,借款人資金緊張,逾期、展期現象頻繁,加之受一系列平臺倒閉和股市走牛的影響,投資人紛紛撤出資金,平臺無力兌付。另一方面,監管的缺失和平臺的不規範運營,造成流動性風險,加上資金實力和風控能力較弱,一旦發生負面消息,容易導致擠兌現象。
問題平臺暴增的大背景,是P2P行業整體的井噴。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末,我國網貸運營平臺達1575家;全年累計成交量高達2528億元,是2013年的2.39倍;我國網貸行業總體貸款餘額達1036億元,是2013年的3.87倍。
目前,高歌猛進的P2P行業仍處於無准入門檻、無行業標準、無監管機構的“三無”地帶。2014年以來,P2P行業可謂冷暖交織,一邊是壞賬、跑路不斷,一邊是融資、上線不停。在P2P行業投資分析諮詢業內人士看來,P2P平臺正從野蠻生長步入成熟期,平臺兩極分化更加明顯。在監管缺失的情況下,風控能力將是P2P平臺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