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首页 > 股市快讯 » 正文

什么是纳税调整(500006)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稅前調整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什麼是稅前調整稅前調整的稅是指企業所得稅,因爲稅法中規定計算企業所得稅時,不是所有的費用都可以抵扣的,有些稅法上不允許抵扣的費用,做賬時記了入賬,那麼就要作稅前調整,例如差旅費100元的發票,記賬時卻記200元,那麼要調增100元,然後再計算企業所得稅

問題二:工資中的稅後調整是什麼意思稅後調整就是指的計算個稅時減除應當自己負擔的各種保險部分,因這部分是免稅的,所以計算稅金時把它減掉,發給職工個人時再把它加回來。

納稅調整是按照稅法規定標準對企業會計報表所反映的經濟事項進行調整,主要是調整稅前不準予列支和可以稅前扣除等有關的項目;最後得出應納所得額,憑以繳納企業所得丁;

稅前和稅後(利潤)是指利潤在繳納(計提)企業所得稅的前、後。

問題三:稅前調整是什麼意思?5分稅前調整是按照稅法規定標準對企業會計報表所反映的經濟事項進行調整,最後得出應納所得額。

問題四:工資單上有一項稅前調整是什麼意思5分個稅前調整?最好問下發工資單的人事把、、

問題五:做納稅調整是什麼意思啊,怎麼調整根據稅法的規定,不能在稅前扣除的,需加回來徵收企業所得稅,如:超額的業務招待費,記入營業外去出的各類行政罰款....等等,這些都不能在稅前扣除,所以計算所得稅時需加回一併計算,

問題六:什麼是稅前調整?稅前調整的意思通俗的講,就是這一部分支出可以從繳稅基數中扣除。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0〕8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爲規範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加強企業所得稅管理,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

問題七:納稅調增是什麼意思根據多年的經驗分析,應該是下面的情況,不知是否正確:

稅務機關爲了防止一些企業虛開成本發票,對企業的應付賬款進行覈查,根據覈查結果進行的一種納稅調整方式。

比如,A公司爲了少繳企業所得稅,找B公司開了100萬的成本發票,A公司已經將這100萬貨物計入成本,也就是達到了少繳企業所得稅的目的,但是由於沒有實際發生業務,A公司當然不會給B公司支付100萬的貨款,這時A公司的帳上就會掛着應付帳款--B公司100萬,由於企業所得稅法強調的是真實發生,由於A公司一直掛着應付帳款--B公司100萬,稅務機關據此判斷你的100萬成本不真實,要求調整。

問題八:納稅調整是什麼意思?首先納稅申報是全國統一的.有的時候各地方遇到特功情況有延期情況發生.

納稅調整一般發生在所得稅彙算期,也就是說你以前申報的稅有不合適的地方,在彙算期內,根據國家稅收法規調整你的納稅額,把應交的稅都交了,把不應交的稅也扣除了,總之,就是這樣了.

問題九:關於工資單上有一項稅前調整,請問稅前調整是什麼意思把你應得的未計入的福利加進去計算個人所得稅

問題十:納稅調整調減怎麼理解納稅調整調增調減是指

企業按照稅法的要求在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的基礎上增加或減少調整爲應納稅所得額~

通俗地講就是根據企業所得稅稅法規定可以在稅前扣除,但是在會計覈算中沒有進當期成本,沒在費用中體現的,在納稅申報時可進行調減。

納稅調整是什麼意思?

首先納稅申報是全國統一的.有的時候各地方遇到特別情況有延期情況發生.

納稅調整一般發生在所得稅彙算期,也就是說你以前申報的稅有不合適的地方,在彙算期內,根據國家稅收法規調整你的納稅額,把應交的稅都交了,把不應交的稅也扣除了,總之,就是這樣了.

納稅調整基數是什麼?

做納稅調整是什麼意思啊,怎麼調整

根據稅法的規定,不能在稅前扣除的,需加回來徵收企業所得稅,如:超額的業務招待費,記入營業外去出的各類行政罰款....等等,這些都不能在稅前扣除,所以計算所得稅時需加回一併計算,

所得稅納稅調整的稅收金額是什麼意思

稅法規定的金額。這個金額和會計金額可能有出入,所以要按照稅法來。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基數是什麼

現在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的起徵點是3500元。

僅就超過3500元的償分徵收稅款。

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基數是什麼?淨利潤?

1、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基數是在會計利潤總額的基礎上加或減按照稅法規定調整的項目金額後,即爲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

稅收調整項目金額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企業的財務會計處理和稅收規定不一致的應予以調整的金額;二是企業按稅法規定準予扣除的稅收金額。

2、淨利潤(收益)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爲稅後利潤或淨收入。淨利潤的計算公式爲:淨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

哪幾個科目納稅調增,是按什麼比例調?5分

所謂納稅調整就是企業財務會計制度與稅法規定不一致,兩者產生了差異,因此需要按照稅法規定進行納稅調整。在會計上不需要直接進行賬務處理,只是產生補交所得稅時應當納稅調整,應當通過《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附表三相關行次進行納稅調整。1、如果補稅,調整企業所得稅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2、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餘額調整到“利潤分配”科目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上交企業所得稅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貸:銀行存款納稅調整時涉及的主要項目有如下幾個方面:1、企業業務招待費的支出,實際發生額的60%與銷售額0.5%兩者較小者可以在稅前扣除,實際發生額與可扣除之差應當納稅調增;2、廣告費的調整,在銷售額的15%以內的部分可以抵扣,超出部分可以在以後年度扣除,當年納稅要調增;3、行政罰款、稅收滯納金等不得在所得稅前扣除項目,進行納稅調增;4、對外公益捐款在會計利潤12%的部分,如果符合條件的可以扣除,不符合相關條件不能在所得稅前扣除,要納稅調增;5、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在可扣除範圍內的准予扣除,超出部分要納稅調增;6、其他事項,如稅法與會計上的固定資產折舊差異等事項的調整。

調整所得稅的計算基數包括利息,而所得稅的基數不包括利息,請問這二者的內涵區別是什麼?

調整所得稅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所得稅,它是在還沒有考慮籌資方式的情況下計算得到的所得稅。因爲還沒有考慮籌資方式,所以是不扣除利息支出的。

調整所得稅=息稅前利潤×所得稅稅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所得稅稅率。

所得稅則是會計上真正意義的所得稅,是要交納給稅務局的所得稅,按照稅法規定,發生的利息支出允許從稅前扣除。

所得稅=利潤總額×所得稅稅率。

這就是兩個的區別。

營業稅改增值稅政策中的以2014年爲基數是啥意思

《國務院關於印發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後調整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過渡方案的通知》。通知稱,方案5月1日起執行,過渡期暫定2-3年。以2014年爲基數覈定中央返還和地方上繳基數,所有行業企業繳納的增值稅均納入中央和地方共享範圍。中央分享增值稅的50%,地方按稅收繳納地分享增值稅的50%。

所得稅納稅調整有哪些項目?

請參考

納稅調增和調減是什麼意思

納稅調增和調減指的是企業進行企業所得稅年度彙算清繳工作時,爲了解決會計工作上賬面收入、成本、費用與稅法規定存在差異的情況,所作出的調增和調減的行爲。調增和調減是對應納稅所得額而言的,與其數值的增減無關。納稅調整項目爲:按照會計法規計算確定的會計利潤與按照稅收法規計算確定的應稅利潤對同一個企業的同一個會計時期來說,其計算的結果往往不一致,在計算口徑和確認時間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即計稅差異,我們一般將這個差異稱爲納稅調整項目。增加項目指納稅人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需要進行納稅調整增加的項目,主要包括稅法規定不允許扣除項目,企業已計入當期費用但超過稅法規定扣除標準的金額等,如超過稅法規定標準的工資支出、業務招待費支出、稅收罰款滯納金,非公益性捐贈支出等。減少項目指納稅人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需要進行納稅調整減少的項目,主要包括按稅法規定允許彌補的虧損、稅收優惠項目和准予免稅的項目,如5年內未彌補完的虧損,國債的利息收入等。

納稅調整是什麼?

納稅調整是企業交納所得稅由於會計準則關於應交稅的情況和稅法規定的不同。比物巖如業務招待費按照會計準則可以全額扣除,但稅法最多隻允許扣除發生額的60%且不超過當年營業收入的0.5%。這之間的差額就要調整繳稅。

覈定徵收是用營業收入計算應稅所得額,再根據應稅所得額計算應交所得稅額,不允許扣除任何成本費用支出,也不用所得稅納稅調整。

具體分成納稅調整增加額和納稅調整減少額

納稅調整增加額主要由兩個方面組成:一是會計處理與稅收的差異需要調整的,如稅收罰款,會計上是在營業外支出,但稅收上是不允許稅前扣除,所以需要調整增加應納稅所得襪跡額,徵收企業所得稅。二是實際列支超過稅收准予稅前列標準部分的調整,如稅收上規定稅前工資列支標準爲月人均1600元,如企業實際超過1600元部分就需要調整增加應罩好御納稅所得額,徵收企業所得稅。這方面內容很多,如廣告費、業務宣傳費、招待費、工資、福利費等等,無法一一列舉了,你可以參考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

納稅調整減少額主要是稅收上規定當年可以稅前列支或提取而企業尚未稅前列支或提取的調整,如企業當年折舊未提足而補提的調整。但要注意是當年度(彙算清繳期限之前——次年4月底以前)可以這樣操作,跨年度後是不能操作了,因爲稅收認定是納稅人放棄權利。

納稅調整具體是指什麼?哪些項目需要調整?

簡單地說,繳納企業所得稅絕對不是這樣計算:利潤總額×稅率。

而是:(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額)×稅率

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額就是應納稅所得額。

所得稅納稅調整差異共六大類50項。

一、收入差異

1,收入確認

2,接受捐贈

3,會員費、資格保證金

4,投資收益

5,逾期兩年應付未付款項

二、成本差異

6,存貨成本計價

7,盤虧、毀損

8,工資薪金支出

9,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

10,固定資產計價、折舊、減值、維修、盤虧、毀損、報廢

11,無形資產計價、減值

12,境外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

三、費用差異

13,壞帳損失及壞帳準備

14,存貨跌價準備

15,總機構管理費

16,技術開發費

17,交際應酬費

18,無形資產攤銷

19,開辦費攤銷

20,社會保障費

21,佣金支出

22,保險費支出

23,外方資本不到位借款費用

24,非金融機構貸款利息費用

四、損益差異

25,違法經營的罰款

26,沒收財物的損失

27,稅收滯納金、罰款

28,企業負擔個人所得稅款

29,對外捐贈

30,支付總機構的特許權使用費

31,與生產經營無關的其他支出

32,國債利息

33,股權投資初始成本、期末計價

34,股權投資差額攤銷

35,短期投資跌價準備

36,長期投資減值準備

37,稅後股息

38,股權轉讓收益

39,境外投資收益

40,再投資退稅

五、其他差異

41,企業合併、分立、股權重組

42,彌補虧損

43,國產設備投資抵免

44,會計差錯更正

45,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

46,關聯方交易

47,債務重組

48,非貨幣性交易

六、報備文件

49,各類報備文件

50,專項所得稅審計報告

如果對其中某項不太清楚,可以在百度知道中我們討論。

如果要我專門回答,在問題的前面加上“財神本姓趙,”。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上海贵金属交易所」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将逐步有序停止收费
「st炎黄」保供稳价就是保民生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