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首页 > 股市快讯 » 正文

近1.6万亿元!从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上扬曲线看向“新”远洋集团力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近1.6萬億元!從上市公司研發投入上揚曲線看向“新”力透過一條研發投入增長的曲線,能看出企業怎樣的創新活力?

1.56萬億元——這是2024年我國上市公司研發投入的成績單,同比增長約10%。

拉長時間軸看,這是一條不斷上揚的曲線:0.99萬億元,1.24萬億元,1.42萬億元,1.56萬億元……根據新華財經的統計數據,從2024年至2024年,上市公司研發投入逐年增加。

這條曲線裏,蘊藏着怎樣的企業夯基蓄能的努力,又能觸摸到哪些經濟向“新”而行的脈動?

來看更多詳細數據。日前,隨着5300多家境內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完畢,滬、深、北證券交易所出爐的數據,釋放了創新活力的積極信號——

2024年,滬市主板上市公司合計研發投入近9000億元,同比增長5%;北交所上市公司研發投入87億元,同比增長6.37%;深市創業板上市公司研發投入超1934億元,同比增長10.19%——均實現連續三年增長。

研發強度,即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重,體現企業的創新力度。作爲“硬科技”公司集中地的科創板研發強度10.87%,爲幾個交易板塊中最高。其中,有83家公司研發強度連續三年超20%。2024年,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金額超1500億元,同比增長14.3%,進一步彰顯創新活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無論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企業都要培養向“新”力,加大研發投入是關鍵一環。

如今,企業在全社會研發投入中佔比7成以上,如何更好發揮其創新主體作用?

首先要捨得投。利潤和訂單不錯的企業,往往捨得在研發上花錢,以創新獲得競爭優勢。

寧德時代近5年研發投入合計約500億元,2024年淨利潤同比增長超4成,動力電池市場佔有率連續7年全球第一。

研發投入增長的“大戶”,也往往是表現亮眼的行業。新華財經數據顯示,一季度研發投入增速排名靠前的電子、交通運輸、汽車等行業,淨利潤增長也位列前十。

根據深交所數據,2024年創業板超8成研發資金投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研發投入同比分別增長6.44%、16.91%、12.39%,這些行業的增加值在中國經濟首季報中也成爲一抹亮色。

其次要有真本事。研發投入要堅持長期主義,不斷鍛造技術硬實力。

不追求“短平快”,更多科技成果才能落地生“金”。2024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近6成的中國移動,已沉澱450餘項AI能力,賦能超過900項應用;中興通訊2024年研發投入超260億元,公司累計申請約8.95萬件全球專利……

以“新三樣”爲代表的創新型企業,如今引領世界潮流。

業界有“技術魚池”的比喻:企業的自研技術匯聚在一箇“魚池”裏,市場需要的時候,就撈一條出來。這道出了創新的智慧:結合自身優勢,瞄準客戶需求,緊扣時代所需。

創新離不開“軟環境”。企業要努力,政策也要給力。“真金白銀”的政策,爲企業創新發展注入動能。

國家將符合條件的行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並作爲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工信部等7部門出臺意見,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中國人民銀行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等的金融支持力度。

研發之根扎得越深,應用場景的土壤越肥沃,創新的大樹越能枝繁葉茂。相信更多有向“新”力的企業,爲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更多新動能。

猜你喜歡

香港一帶一路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向凌雲:一帶一路倡議拯救了世界

新賽道,找雅森展丨戶外露營剛火,市場就卷得很,怎樣辦?

雅森展丨戶外露營剛火,市場就卷得很,怎樣辦?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美国三季度GDP环比唐山港股吧增长3.2%(美股纳指跌超2%芯片股遭重挫)
如祺出行推出数字人民币支付体验优惠a股北向资金是什么意思活动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