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气车]保险中介“过冬”:提高首年佣金计提比例, 放宽低职级销售考核标准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界面新聞記者 | 呂文琦
界面新聞編輯 | 江怡曼
在“報行合一”衝擊下,部分保險產品佣金收入腰斬,保險中介行業集體過冬。
“我現在已經不敢勸新入職的組員全職加入,擔心他們的收入挺不過新人期。”有保險中介人士告訴界面新聞。
行業交流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壽險經代市場標保同比下降超50%。界面新聞從業內獲悉,爲應對陣痛,已有頭部保險中介公司更新基本法,降低對銷售人員的考覈標準,大幅提高首年佣金率,增加各項津貼以幫助隊伍留存。
基本法指個人業務保險營銷員管理基本辦法,是保險公司對代理人展業、晉升及獎懲等方面的管理辦法,從根本上影響代理人的收入和團隊發展,是營銷隊伍發展的基石。
“保險銷售人員隊伍流失、增員難、收入下降等問題,其核心還是要在提高銷售能力(生產力)的同時,理順利益分配關係(生產關係),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資深壽險公司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
具體來看,在該公司新的基本法實施後,首年佣金的計提比例提高50%。在新的制度下,最低的直接業務收入已超過原來的首年佣金與季度津貼收入之和。
與首年佣金計提比例一起變化的還有銷售人員業績的計算方式。該公司新基本法中,業績比例根據繳費年期統一設定,不同保險產品之間無差別。即無論銷售的是哪種產品,業績值的計算標準一致。鼓勵業務人員根據客戶需求而非產品利益來選擇推薦產品,爲客戶提供更符合其長期需求的保險方案。
與此同時,對低職級銷售人員的考覈標準也有所放寬,較原考覈標準下調了40%,季度業績超過600即可保號,季度業績超過6000可獲得五險一金;對於最高職級的銷售人員考覈亦要求下降約20%。
該公司銷售人員向界面新聞解釋,新的基本法對新加入的銷售以及腰部人員更友好,有助於銷售隊伍的留存,“維持給業績超6000的銷售人員上社保對於公司來講成本很高,也體現了對普通人保護。不過頭部績優人羣的利益相較於過去則出現下調,但這樣的分配製度也很合理,在行業艱難之時,穩住下面的人對於團隊長來說也能獲得更長遠的發展。”
此外,新的基本法增加了長期服務津貼、晉升津貼、降低了對團隊長的考覈要求,鼓勵銷售人員積極增員,擴大團隊規模。
在報行合一和行業轉型雙重壓力疊加的大背景下,個險隊伍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改革在行業已成爲共識。
2022年,原中國銀保監會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動完善人身保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優化個人代理人制度設計、規範創新銷售人員管理體制等改革方向。2023年9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了《保險銷售行爲管理辦法》,指導保險機構進一步強化銷售行爲管理。
去年,壽險“一哥”中國人壽發佈了新的隊伍改革計劃,即“現有隊伍專業升級”“新型營銷模式佈局”,兩大保障策略支撐“建設‘產品 服務’生態”“科技精準賦能”,加快推進向專業化、職業化、綜合化“三化”隊伍轉型升級。
基本法改革是其中重點。中國人壽副總裁白凱介紹,公司新營銷基本法有八個特點:一是,提高了准入門檻,在一線城市要求入門的門檻是本科以上畢業生,而且降低了考覈的週期,以年度考覈爲週期。二是促進了專業分工。三是取消了新人津貼。四是釋放了層級的利益,簡化了層級。五是配置了長期利益,增強了品質的訴求。六是聚焦目標聯動,平衡了團體利益。七是遷移過程管理,引導直接利益。八是整合了管理成本,形成輕量競爭。
此外,大家人壽則率先在業內啓動獨立代理人模式。據瞭解,該模式以“打破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爲切入點,設計了“扁平化的分賬方式、事務所和合夥人的組織載體、生態化的專業支持體系”的獨代模式。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